[2]从会阴上行,横骨上毛际陷中,动脉应手,脐下五寸,曲骨穴也。[3]针元分。
薄荷五分 羌活五分 茺蔚子一钱 柴胡八分 蒺藜一钱 菊花八分 防 风八分 甘草四分 生地黄二钱 当归一钱五分 白芍药一钱 川芎八分 右为粗末,以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渣温服。如肺经燥盛,则生干疥,瘙痒皮枯,而起白屑;如脾经湿盛,则生湿疥,〔兴〕肿作痛,破津黄水,甚流黑汁;如肝经风盛,则生虫疥,瘙痒彻骨,挠不知疼;如心血凝滞,则生砂疥,形如细砂,焮赤痒痛,抓之有水;如肾经湿热,则生脓窠,疥形如豆粒,便利作痒,脓清淡白;或脾经湿盛,亦生脓窠疥,但顶含稠脓,痒疼相兼为异。
腋气除根剃腋毛,再将定粉水调膏,涂搽患处七日后,视有黑孔用艾烧。初起先用芦根饮,黑连硝黄芩与防,去翳镇肝□石决,辛薯参苓车味羌。
一、腿大肿腐烂,或细干枯者不治。[3]正以厥阴之脉,布胁肋,循喉咙之后;其支别者,复从肝贯膈上注肺 ,今血在胁下,则血之积气上熏于肺,故令人喘逆也。
[2]如欲治上,则大指向外捻,外捻者令其气向上也;如欲治下,则大指 向内捻,内捻者令其气至下也。【注】[1]目眶者,目窠四围之骨也。
按、方剂:[1]加减苏子桃仁汤:见颠顶骨伤 [2]疏血丸:见凌云骨伤 [3]万灵膏、定痛散:俱见囟骨伤[1]后山即头后枕骨也。车前子一钱半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元参一钱 五味子五分 知母二钱 黄芩一钱 细茶二钱半 茺蔚子一钱 右为粗末,以水二盏,煎至一盏,食后去渣温服。